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日记

央视看西湖:一岛一市点亮千年宋韵 激活杭州“夜经济”

作者: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时间:2025-08-01 阅读数:人阅读

西湖登岛夜游沉浸式感受千年文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暑期的杭州西湖,正迎来全国各地游客的“夜游”热潮。今年6月,西湖小瀛洲岛升级开放“诗酒趁年华”沉浸夜游,市民游客可以泛舟赏景、探岛观演,沉浸式感受西湖的千年文脉。

跟随直播镜头来到三潭印月小瀛洲岛的我心相印亭。在记者身后就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远处点亮的那座高塔就是雷峰塔。

此刻的杭州西湖,退去了白天的燥热,站在堤岸边,凉风拂面,很是舒适。身着宋代服饰的演员们穿行在亭榭间,仿佛带我们穿越进了一幅流动的宋韵画卷中。

沉浸式实景演绎诗词文化可感可触

这画卷的主角便是宋代文豪、杭州“老市长”苏东坡。在登岛之初,他便和书童一块来迎接,在瑶碧亭中,他会与龙井茶鼻祖辩才法师为大家呈现“过溪亭送别”的经典故事;而在前方的“迎翠轩”,演员们也用歌舞演绎东坡名句“人间至味是清欢”,当然,这说的可不止是东坡肉,更是他疏浚西湖、造福百姓的烟火情怀。

孩子们还可以在万字亭下玩投壶、猜诗谜,赢了就能获得“大宋交子”纪念币,可以直接用来抵扣兑换文创。

这些实景化的演绎不仅生动还原了历史,更让诗词文化变得可感可触。暑假期间,有不少游客其实都是带着孩子一同前来,在采访的过程中,也有家长感叹像是上了一趟生动的诗词课!

科技赋能夜色解锁仙雾光影的西湖

除了诗意满满,今年的夜游也提升了不少科技感。

“雾森系统”的加持,不仅为游客增添了些许清凉感,也营造出了仙气缭绕的意境;同时,“极光投影”等光影技术,让水墨丹青以动态的形式将西湖“初晴后雨”的滟潋与空蒙在观众眼前。

这种“科技+文化”的设计,既保留了古典美学,又赋予了夜游现代生命力。

我心相印亭上演压轴大戏古今共鸣

压轴大戏正在我所在的我心相印亭上进行。

舟女轻抚古筝从远处泛舟而来,洞箫声起,曲中带着哀怨忧愁,这还原的便是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时所写下的那首《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

如此诗情画意,扮演苏东坡的演员又吟诵起了大家熟知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箫声与诗词的朗诵声在湖面回荡,颇有一种“古今共此一月”的永恒感。

据了解,从今年6月下旬开放以来至7月末,小瀛洲岛夜游已经吸引了游客超8000人,夜间消费相较于去年同期同比增长47%,这场穿越千年的约会,正用文化魅力点燃杭州夏日的夜经济。

升腾“烟火气” 夏夜消费活力足

一下游船,湖畔市集的烟火气便扑面而来!这是西湖景区利用湖滨沿线浓厚的商业氛围所打造的一个常态化文创市集,各种琉璃饰品、手办挂件应有尽有。运营两年多以来,入驻的商户从原先的 60 多家扩展至了近 120 家,日均的人流量超过了1万人次。暑假期间,这里每一家商户的经营额基本上都能增长 30% 左右。

今年,景区还破圈创新,将政务服务窗口从办事大厅搬到了夜市上,让大家逛着街、散着步,就把事儿办成。7月11日的首场政务夜市开张仅2小时,就办理业务28项,接待咨询超1500人次。

目前,“湖畔有艺市”已具备了自己的一些品牌效应。通过这个政务夜市,一方面给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便利性,另一方面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一个引流的效果,能够带动整个景区,甚至是景区周边的一些商业消费。

 

资料:水域管理处 西湖游船公司

编辑:胡烁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379460664@qq.com

标签:央视   西湖   宋韵   杭州   夜经济  
微信

西溪湿地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