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天寒日暮,大地空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
“大雪,十一月节,
至此而雪盛也。”
大雪时节,天已至寒,白日愈发短。十二月的北方,在铺天盖地的大雪里,变得复古而悠远。较之小雪时节,此时的天地更显寂然。鹅毛般的雪花漫天飞舞,如玉一般清透,像絮一样温柔。天绝飞鸟,地无行人,目之所及皆是银装素裹,如入幻境。
西溪的雪没有如约而至,但冬之况味,却更加浓烈。干秃的枝桠伸向天空,将蓝白相间的天幕随意地分割成不规则的小块,然后又细密地排列组合起来,像是完成了一幅独属于西溪的拼图。它掀开了大地上冰天雪地的一角,让我们得以窥见生命的静与狂。
▲ 小红书达人“猪肝面”/摄
大雪有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由于天气寒冷,寒号鸟不再鸣叫;此时阴气最盛,盛极而衰,阳气有所萌动,因此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为马蔺草,即马兰花,据说也感受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凡此种种,皆指向了大雪之寒。张岱在《冰雪文序》中写道,“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而“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这种“冰雪之气”,大抵就是古人体悟此番世界的绝妙表达。

▲ 李海青/摄
人们在大雪面前,素来都是风雅之士,无数人的手和心,都一同感受过眼前的雪。天地之间浑然一色,叫人如何不感慨,“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而才女谢道韫只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便在世间传唱了千年。
古人以一颗诗心看雪,看的又何尝不是自己生命里的雪?不论是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还是曹雪芹的“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大雪所代表的,是人生的终极,是空无。人生再怎么热闹,仍要回归孤独,直面空无,千山万径,唯一敞亮的存在只剩下自己。

▲ 马祯俊/摄
西溪的青石板路上,叶已落了一地,好像褪去了一件旧衣,开始展露更加原始的模样。过滤了夏日的热闹与喧嚣,大雪时节的西溪更加静谧而真实。不妨趁这天色晴好,独坐静思,听见内心落雪的声音。
文 | 詹佳怡
编辑 | 唐 琼 侯可欣 詹佳怡 鲁学智
编审 | 刘 想
转自 | 西溪湿地发布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379460664@qq.com
上一篇:陈皮泡水,让你爱上喝水!
下一篇:飞来峰是从天外飞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