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日记

俞楼:俞樾夫妇生死不渝

作者: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时间:2024-06-05 阅读数:人阅读

杭州被称为“爱情之都”,西湖也被誉为“爱情之湖”,流传着诸多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在西湖的柔波里一不小心就能见证爱情。

小编梳理了古往今来发生在西湖的爱情故事,聚焦西湖边曾见证爱情的胜地。在探访这些胜地时,我们不仅能欣赏西湖的自然与人文美景,更能深刻体会那些动人故事所传达的温馨与力量。

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中国式浪漫爱情”吧!

俞楼位于孤山南麓,俞氏族人称之为“湖楼”。俞楼为俞曲园在杭州孤山诂经精舍讲学期间,其弟子为老师捐资所建,1998年辟建为“俞曲园纪念馆”。
 
楼主俞樾,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是晚清著名的经学大家,被尊为朴学大师。纵观俞樾的一生,他不但在学术上堪为人范,更为人称道的就是他与夫人相敬如宾,伉俪情深。
 
俞曲园在七岁时就和舅氏平泉公第四女姚文玉订婚,十九岁完婚,写诗志曰:“但使登堂得佳妇,何妨攀桂缓今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文玉年长一岁,知书达理,贤淑聪慧。两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
 
俞曲园在考取功名前,家境窘涩,不得已和妻子住在岳父家,一直辗转流徙四处教书。文玉在家一边养育孩子,一边奉养家中老人,日子过得十分清苦。俞曲园满心愧疚,文玉善解人意,安慰他说:“吾终当与君创造一好家居耳。”
 
1850年,30岁的俞樾高中进士,因其试卷首句“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受到主考官曾国藩赏识,提拔为复试第一名,入翰林院,授庶吉士。在得知丈夫部考第一的喜讯后,文玉在信中回了一首诗:“耐得人间雪与霜,百花头上尔先香。清风自有神仙骨,冷艳偏宜到玉堂。”既是恭喜,又是提醒他要像梅花一样傲骨铮铮。

俞曲园纪念馆
 
七年后,俞曲园因“命题割裂经义”被弹劾罢官回乡,文玉默默地陪着他,温言软语,消解他胸中的苦楚。夫妻俩相濡以沫,从此再不问时事。
 
俞曲园会把夫人的牙齿与自己牙齿放在同一个盒子里,埋在山坡上,取名“双齿冢”,闲暇时会携手和妻子一起到处游玩,留下佳作。
 
在飞来峰射旭洞内,就留下了一方夫妻共题的摩崖,记录着俞氏夫妇同游灵隐的旧事。这方摩崖用篆书题文曰“同治七年秋九月,德清俞樾、仁和姚文玉夫妇同游”。俞曲园对这方摩崖颇为骄傲,曾在《百哀篇》中放出豪言:“理公岩畔共留题,山洞幽深路易迷。五百年余人到此,定应羡我两夫妻。”

俞氏夫妇同游灵隐摩崖题刻
 
1880年,文玉病逝了。俞曲园把夫人安葬在西湖边的三台山,在夫人坟墓不远处,修了一座小房子,取名右台仙馆。俞曲园时常来到夫人身旁,守着她,对着夫人细诉家事,时断时续,泣不成声。后来,他将自己的部分著作命名为《右台仙馆笔记》《茶香室丛钞》,以纪念亡妻。俞曲园在《右台仙馆笔记》中曾写过他人生中的这个灰暗时刻,“内子姚夫人卒,余感念不已,冀有所见,而竟杳然,虽每夕必梦,然止是《周礼》所谓思梦耳,非果其魂魄之入梦也。”他夜夜盼君入梦,希望与夫人梦中再见。他自述自夫人病故后,因思念和悲痛而导致“精神意兴日就阑衰,著述之事殆将辍笔矣。”
 
俞曲园对相濡以沫的姚文玉忠贞专一、不离不舍。文玉在时,坚不纳妾,文玉离世,拒不续弦,可以说是赤真深情、一往情深。

 

来源: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

文校:包俊

图选:王国栋

编辑:屠丹红

责编:斯金叶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379460664@qq.com

标签:俞楼   孤山   杭州   爱情   西湖
微信

西溪湿地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