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喝茯茶,消暑茶盏中

大暑节气过去,就过完了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气温也进入三伏天中最热的中伏。
在三伏天气,不少地方有喝“伏茶”的习俗,即用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巧合的是,有一款茶就叫“伏茶”,或称“茯茶”,祛暑化湿也是不在话下,还有独特的益生菌为其添彩,又名“金花茯茶”。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款适合伏天喝的茶吧。

茯茶,因以前在伏天加工,被称为“伏茶”,又因其口感及药效似土茯苓,故称为“茯茶”。
茯茶内产生的一种独特的金黄色颗粒,俗称“金花”,即“冠突散囊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益生菌体。茯茶中的“金花”含量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并有“茶好金花开”之说,使其成为黑茶中颇具特色的品类。

唐时即有官方统一制定,用于交换马匹的“府茶”,建国后由于集中公私合营生产规模扩大,于泾阳成立陕西泾阳人民茯茶厂,称“泾阳茯茶”。
直到1958年,由于在陕西加工茯砖茶,存在原料二次运输,不符合多快好省原则,中央政府下令将茶厂关闭。1953年3月,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湖南安化砖茶厂试制茯砖成功。1959年湖南白沙溪茶厂(前身即安化砖茶厂)改用机器压制,开始大量生产茯砖。1970年按政府统一安排,“茯砖”改由湖南益阳茶厂生产,故有“益阳茯茶”之名。


外形:砖面平整,棱角分明,厚薄一致,色泽黄褐,发花普遍,金黄色菌花清晰可见,砖内无黑霉、白霉、青霉、红霉等杂菌。
内质:香气纯正,菌香、木质香、陈香显;汤色橙黄明亮,可见点点菌花散落茶汤之中;滋味醇和无涩,柔润顺滑,从舌面到喉头汤感丝滑饱满、诸香入汤。
茶水比:1:20-25
醒茶:先用容器1/3的沸水浸润茶叶,立即弃水
泡茶:用沸水沿碗壁注水至八分满,第一道15s左右出汤;第二道20s左右出汤;第三道30s左右出汤;第四道40s左右出汤;第五道50s左右出汤;往后每泡延长20s/30s/40s......
来源:杭州湖畔居
文校:包俊
图选:王国栋
编辑:屠丹红
责编:斯金叶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379460664@qq.com
上一篇:夏日深潭口的十二时辰
下一篇:立秋犹思荷花事,清风夜泛瀛洲行